全面屏全面来袭,COF迎挑战和机遇
文章出处:深圳市新恒平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17-11-14

全面屏有望快速普及,面板驱动芯片将由COG向COF演进。根据群智咨询的估计,17 年全面屏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将在1.3-1.5 亿台,渗透率将达到10%,下半年开始爆发,预计到18 年技术成熟,将迎来全面普及。目前在手机显示方面,主要采用COG 技术(IC 芯片固定于玻璃基板)进行驱动芯片的封装,相比于之前的COB 技术可以大幅缩减IC 体积,但是显示区域面积仍然小于玻璃基板面积,还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屏幕显示,而COF才将更能满足高屏占比的需求。

COF技术是减小端子部宽度的关键。COF封装工艺中,IC芯片固定于玻璃基板上,面板下方端子部的宽度主要由A/A(有效区域)到CF(彩色滤光片)边缘、CF到IC芯片、IC芯片宽度、IC芯片到FPC、FPC宽度几部分组成,而以目前的工艺,这几部分对应的典型宽度分别为2.2mm,0.5mm、0.88mm、0.5mm、0.5mm左右,对应18:9全面屏的典型端子宽度为4.58mm左右。而COF工艺将IC芯片固定于FPC上在端子区域可以省去CF边缘到IC芯片、IC芯片宽度及IC芯片到FPC宽度三部分,端子部宽度可减小至3.6mm以下。

COF技术中最重要环节是精细线路的制作与IC芯片的封装。COF封装工艺流程主要有COF基板用材料制备、COF基板精细线路制作及芯片封装几个步骤。COF基材通常采用电解铜箔或压延铜箔,厚度以10um左右为宜;基板精细线路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三种:加成法、半加成法和减成法,其中减成法工艺最为成熟,但光刻工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难以实现10um以下线宽线距;加成法能够制备最精细的线路,缺点是目前设备和工艺相对不成熟;半加成法精度居于两者之间,有可能成为未来精细线路制作的主流工艺。而COF封装的主要连接方式是使用ACF(各向异性导电胶),全面屏则对应更微细间距的COF封装,新的导电性能更好、导电颗粒更小的导电材料也在研发当中。

目前COF技术主要为国外垄断,中国大陆有待进一步发展。COF生产技术主要为日韩企业垄断,如索尼化工、新藤电子、日立化成、夏普、韩国的Stemco和LGIT等公司已掌握成熟的COF生产工艺,近几年台湾地区厂商如欣邦、易华电等也已取得一定进展。大陆地区丹邦科技可生产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但以单面COF为主,而未来AMOLED面板大概率会以双面COF为主流;合力泰收购蓝沛52.27%的股权,获得国际领先FPC材料技术,公司的新加成法工艺可在陶瓷、玻璃、PVC、PI等各种材料表面形成所需的线路,突破了传统FPC基材的限制,且半加成法最低可实现2um线宽,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且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型触控面板产品;弘信电子是国内FPC龙头,16年底已有两条片对片、一条卷对卷生产线,公司是国内唯一采用卷对卷工艺的FPC厂商,在COF研发方面具备设备优势。


专业胶垫产品专业导电泡棉导电泡棉生产商导电海棉生产厂导电胶生产商导电布生产商